听中医讲“气血亏虚”
什么是气血?
气:
气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先天之精气,即父母的先天之精;二是后天之精气,即脾胃运化的水谷与自然之精。“气”是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行,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温暖人体、防御外邪等功能。
血:
中医所说的“血”则有两层含义:一指西医讲的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二指与“气”同在的运行载体,中医有句话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
气血亏虚有哪些主要症状?
气血亏虚属气血同病。气血亏虚则会形体失养,以健忘心悸、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皮肤粗糙、头发干枯、手足麻木、失眠多梦、舌淡脉弱等常见证候。
如何补气养血?
饮食调理。
食物是气血生成的物质基础。应多食用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桂圆肉、红枣、枸杞、莲子、黑芝麻、黑豆、胡萝卜、核桃、黑木耳、山药、鸡蛋、菠菜、乌鸡、猪肝、瘦肉等。
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和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或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气血耗损。
保持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养气血的重要一环。中医认为,白天属阳,是工作、活动、消耗精力的时间;晚上属阴,主要任务就是修养生息,养精蓄锐,最好的办法就是睡眠。不仅能让身体各个器官、经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还能促进阳气的生发,是养阴的至要之法。
避寒邪。
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易致气血生化受阻,泡脚是生活中最简单补气血的方式,每天晚上8点到9点泡脚为宜,这段时间肾经气血最弱,因此能起到很好的泡脚补气血的作用。
中医调理。
可以通过药膳、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拔罐、艾灸、刮痧等疗法来温经通络,调理气血。推荐穴位: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呼市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
相关推荐
支原体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近期有许多地方出现了呼吸道疾病增加,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人群增多。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体感染后可引发多种疾病,如支原体肺炎、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等,给健康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了解支原体感染的原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原因:1.飞沫传播: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商场等,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可能…
12-05如何判断女性是否进入更年期?
很多女性朋友过了40岁以后,发现出现月经不规律、经量变少、情绪不稳定、心慌胸闷等症状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进入了更年期。判断女性是否进入更年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除了自身症状外,往往还需要结合一些临床检查才能准确判断。更年期让女性发生哪些变化?女性进入更年期时,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01月经变化这种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的直接体现,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以及经量增多或减少,直…
11-30肠健康 常健康
对于肠道传染病,大家都认为是天气炎热的夏天才会感染疾病,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有些肠道病毒在冬季也很活跃。加上冬季早晚温差大,病菌繁殖快,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如果防护不当,再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易引起腹泻、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等症状。如:感染性腹泻、急性肠炎、肠梗阻等。感染性腹泻:突出表现为腹泻,粪便的形状可为水样便、粘液便、严重者出现脓血便或洗水肉水样便。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