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正确的添加辅食
宝宝快六个月了,去做儿保体检的时候医生说该给孩子添加辅食了。那么什么时候该添加辅食?添加辅食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呢?听听儿保科医生怎么说。
一、学会咀嚼是添加辅食的重要标志
出生后6-8个月龄是训练婴儿学习咀嚼和吞咽行为的关键期。咀嚼是有节奏的咬运动、滚动、磨的口腔协调运动,它代表婴儿消化功能、神经元的发育逐渐成熟和外界条件的刺激可促进咀嚼发育。
消化过程口腔阶段的咀嚼动作是婴儿食物转换所必需的技能。脑干的神经核控制咀嚼,当刺激附近的味觉中枢时,产生有节律的咀嚼运动。消化的口腔阶段食物团块使下颌下移,咀嚼肌肉伸展使下颌关闭,连续的反射引起咀嚼的动作,如果错过咀嚼、吞咽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儿童将表现不成熟的咀嚼和吞咽行为,如进食固体食物时常常出现“呛”“吐出”或“包在口中不吞”等现象。
二、为什么有的宝宝不爱吃辅食呢?
婴儿早期对新食物的拒绝也是一种适应性保护功能。婴儿六月龄左右必须逐渐学习接受一些新的固体食物,才能成功地从液态奶类食物逐渐转变到固体食物。所有引入的食物对于婴儿来说都是全新的,完全可能表现出拒绝或“厌新”行为,这是正常现象。这时候就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反复的让孩子尝试(连续8-10次/4-5日),并且是在愉快的情况下去尝试新食物,这样婴儿会很快的从拒绝到接受。如果父母不能有足够的耐心或用强迫的方法让婴儿接受新食物,那样就会事倍功半,导致孩子更不容易接受辅食,从而错过咀嚼、吞咽行为学习的关键期。
成人应容许儿童广泛选择食物,经常变换食物品种增加味觉刺激,可使儿童熟悉、接受、习惯某些特殊食物的味道,减少儿童对某些熟悉的食物产生偏爱。强迫儿童接受某种食物,反而会使儿童不喜欢这种食物。应正面鼓励,比如表情夸张的夸赞、拍手鼓掌等。使儿童逐渐接受食物,避免儿童偏食及挑食。就餐时儿童应和成人在一起,家庭成员进食的行为和对食物的反应可以作为儿童的榜样,婴儿后期经常和成人共同进餐可以使儿童有较多的机会模仿成人的进食动作,从开始用手指抓食物到学会使用勺、筷子等。
三、正确添加辅食的顺序
(一)5月龄的左右的婴儿出现上下咬的动作表明婴儿咀嚼食物动作开始发育(与乳牙萌出无关)。
(二)6-7月龄婴儿可接受切细打碎的软食。
(三)7月龄有意训练婴儿咬嚼指状食物、用杯咂水。
(四)8月龄后婴儿开始学用杯喝奶感受不用食物质地。
(五)9-12月龄学习咀嚼各种煮烂的蔬菜、切碎的肉类。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为每个儿童提供科学的健康管理。开设中医儿童保健门诊、儿童生长发育门诊、营养实验室、儿童早期发展门诊、儿童康复门诊、儿童心理门诊、高危儿门诊、骨密度检测门诊、听力筛查门诊、视力保健门诊、儿童营养门诊等,全面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关推荐
婴幼儿如何应对呼吸道疾病流行季?
冬季来领,各种呼吸道疾病来袭,在感染流行季,婴幼儿作为易感人群,常常是被侵袭的对象。来医院就诊时,临床医师为了明确是哪一类感染,常常会开具不同的检测用以明确感染类型。呼吸道疾病,其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以及支原体引起的感染等。为了准确的配合临床诊断,我们提供了各种检测手段,下面一起简单了解下。一、常规检验检测常规的检测包括血常规、病原微生物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测等。其一,血常规检测是诊…
11-27秋冬季如何预防传染病
秋冬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儿童本身的抵抗力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低,在集体生活中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01手足口病【病原体】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传染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为呼吸道飞沫传播【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5岁以下孩子)【临床表现】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咽喉疼痛、厌食拒食【预防…
11-01混合牙列期儿童口腔卫生管理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孩子家长问:我每天督促孩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怎么还是出现了龋齿(俗称虫牙)呀?实际上这是牙齿的间隙在作怪。一般情况下孩子从6岁就开始换牙了。从恒牙萌出开始到乳牙替换结束,口腔中乳牙与恒牙并存,这一时期称混合牙列期。这个时期大约要持续到十二岁左右。随着颌骨的生长发育,牙齿之间出现很多的小缝隙,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足够的间隙可以让即将萌出的恒牙有足够的位置,减少牙列拥挤现象的…
10-29